沈阳市安宁医院康复科现服务床位510张,分布在6个精神病房,4个心理病房,5个老年病房,共15个病区。开设中医治未病、睡眠障碍、认知障碍、儿童发育障碍,精神心理康复等专病门诊,设置有压力管理中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热线服务中心、健康教育(专家)培训指导中心、认知障碍及早老干预中心等医疗服务版块。
获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这一重要荣誉,标志着安宁医院康复医学团队在精神康复领域的专业水平、技术规范和服务质量达到区域领先标准,为医院树立了品牌标杆。全院也将以此为契机,推进专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蓄势发力。
近40载厚植深耕,康复医学持续跨越发展
近年来,沈阳市安宁医院坚持“创建特色和优势学科、强化发展重点学科、夯实普通学科基础”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重点专科优势,加快构筑多点支撑的重点、优势(特色)学科群,学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此次,安宁医院康复科凭借其卓越的医疗能力、先进的康复理念、规范的科室管理以及显著的临床疗效,在众多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得以成功入选此次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康复科一直是医院的传统优势学科。医院自1986年成立康复科,一个只有两名医生的小科室,发展成为如今拥有6个亚专科方向发展的大科室。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顽强拼搏, 在“健康沈阳”的伟大事业中砥砺前行——
2016年,成功申报沈阳市科技局课题《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临床路径的研究》,以及陆续申报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协作单位)等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8项,获奖10余项;
2018年,获批沈阳市精神心理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2022年,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2026年);
2023年,经国家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审核认定为认知障碍疾病专科能力建设项目记忆防治中心建设单位(2023年10月-2026年10月);
2023年,沈阳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2023年-2025年);
2025年,获批沈阳市卫健委审核获得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
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是康复科勇创专业高地,实现以学科建设为引擎,推动医疗服务能级跃升的生动实践。
不仅充分展现了科室的技术水平和专业实力,更彰显了全体医务人员对精神康复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奋斗。他们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优才聚能,多措并举持续创新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康复科每年通过走出去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交流、招聘引进专家、组织培训学习等形式,逐渐形成了合理、规范的高素质人才梯队。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学科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创新驱动力。科室拥有医务人员35人(包括主任中医师1人,精神科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中医师2人,精神科副主任医师1人,心理治疗师10人,康复中医技师8人,营养主治医师1人以及音乐治疗师1人、绘画治疗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8人。
科室现为辽宁大学药学院等多所高校学生毕业实习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社会心理作业治疗学组副主委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专委会常委单位等。同时,它还是辽宁大学药学院专业硕士培养点。
康复科拥有市级设备最完善的心理检查智力检测认知检测及脑电图、头颅CT检测,能够开展常规心理检测、眼动检查,长时程心率变异(精神压力分析)睡眠监测等高新技术。同时,开展了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评估(MCCB)、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语言评估及语言训练、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MECT)等新技术新设备,以及低频超声波治疗、蜡疗、针灸技术等,填补了我市治疗精残人员多项技术空白,切实提高了精神心理康复服务水平。
近年来,康复科在沈阳市率先开设沙盘游戏疗法对青少年抑郁障碍康复的研究与实践,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对青少年抑郁障碍康复的研究与实践;率先开展认知矫正对精神分裂症前瞻性记忆损伤康复的研究与实践,经颅磁刺激治疗,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技术对精神分裂症前瞻性记忆损害及认知干预治疗;率先成立认知障碍康复中心,大大提高了精神心理疾病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成功率;率先开设中西医结合睡眠评估治疗中心,拥有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技术,对各类睡眠障碍性疾病进行规范诊疗;神经内科以脑血管病为中心,已初具规模和实力,同时已开展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癫痫、睡眠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神经重症、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的治疗。
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的介入、按照需求联合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为精神障碍复元铺设了绿色通道,已形成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障碍(神志病)康复救治为主体、中医技术介入为特色的发展格局。
中医康复团队秉持“五行康复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救治能力,加强精神障碍人群的康复绿色通道管理,按需求治疗康复同步,完善康复救治流程,提高各类精神障碍康复复元率,降低残疾率,加大健康教育,降低发病率,重点关注六大重症精神障碍在内的各类精神障碍防治康,为人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而不懈奋斗。
根据医院总体规划,康复科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先后设置了中医康复、老年康复、精神心理康复3个亚专科,先后开展压力管理、认知障碍及睡眠障碍、中医特色等诊疗方法。八段锦、文体训练、精神障碍作业疗法等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兴趣爱好开展特色的康复诊疗,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躯体化症状、老年认知障碍一人多病的现状,各康复亚专科研究方向明确,学科周边辐射力日益增强。
为积极融入振兴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2017年以来,康复科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爱夕医养联盟”、东北认知障碍联盟等就临床医疗康复、科研培训、人才培养开展合作。康复科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医院大力支持下,防治康并重,医教研结合,积极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建立医校联盟。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内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作项目1项、国家卫生健康委合作项目3项、辽宁省及沈阳市重点研发和转化项目2项。近年发表SCI及国家核心期刊科研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6部。
学科带头人王会秋曾获“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康复医师”“中国康复医学会先进科普个人”“中国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先进科技工作者”“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先进心理咨询师”中国药教协会建设先进个人”“辽宁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王会秋更是3次荣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学术年会讲台,分享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对青少年抑郁障碍康复的研究,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前瞻性记忆损伤的康复研究,失智老年人康复五行管理安宁模式介绍;在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创新发展大会上,分享“中西医结合五行管理模式在失智老年人即精神障碍康复中的实践探索”;3次在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委会学术年会上,分享失智老年人医养结合康复实践、失智老年人医养结合社会心理作业康复实践;3次在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学术年会上,分享“应用五行理念营造幸福晚年失智伴失眠糖尿病患者案例”;在中国社工联合会、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精神康复专委会学术年会上、国际中华医学心理学年会上等全国学术年会上,做主旨发言和主持。
科室青年骨干医生刘畅现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医疗机构管理分会委员、辽宁省营养学会营养与烹饪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
心理治疗师黄传浩曾获“先进心理咨询师奖”,主持沈阳市卫健委科研课题1项,多次参与国自然课题及省、市级课题,获得省级科研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未来,康复科将持续在优化标准化康复路径,拓展社区网络,推进职业技能训练等领域积极作为,以获评重点专科为新起点,打造具有示范价值的康复医学服务模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康复科继续秉承“患者至上、康复技术创新、康复服务优质”的理念,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康复医疗技术水平,优化康复医疗服务流程,深化康复亚专科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辐射带动,以昂扬姿态,勇立潮头、破浪前行,向着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康复科专科目标稳步迈进。
供稿:王会秋 温雨佳 沈芯竹 郭京京
编辑:温雨佳
校对:温雨佳
初审:温雨佳
审核:高德江